让人颇有点意想不到的是,据一项统计,在过去的2018年五一小长假境内热门景点TOP10中,重庆洪崖洞排名第二,仅次于北京故宫。

当然,与文化底蕴深厚的故宫相比,洪崖洞作为一个“后来居上”的人造商业景观,它的名扬天下,一跃成为全国各地文青们争相涌至的重要打卡地,很大程度上,还是要归功于那些来自短视频——如抖音等“自来水”式的大肆宣传。

作为新鲜出炉、跻身全国热门景点前列的洪崖洞,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?

根据资料显示,它的主要景点就包括有吊脚楼、仿古商业街等景观,其中建筑面积为4.6万平方米,于2006年由重庆市政府总投资3.85亿元兴建而成。

事实上,自重庆市2000年开始城市更新,洪崖洞就建成了这种摩岩联排吊脚楼结构。如今慕名前往那里打卡的群众,也许很难想象,在此之前,洪崖洞区域只是江边一片高低错落、参差不齐的民居。

图注:改造前的洪崖洞

有人说,每个城市都总有那么一两个著名景点,外地人接踵而至,而当地人却提不起兴致的。从许多重庆人对洪崖洞的态度来看,似乎也不例外。

难道这是因为本地人见惯了洪崖洞白天的景色,而游客观光的都是夜景缘故?

我们也可以发现,网络上无论是观光拍摄的短视频还是照片,所展现出来的大多都是洪崖洞的璀璨夜景。

那么,白天的洪崖洞与夜晚的洪崖洞又有什么区别呢?如下图所示:

图注:白天的洪崖洞

这样看起来,最多就是一座有点特色的建筑,并没有太大惊艳的感觉。

相传网红们天不怕地不怕,最怕的就是直播卸妆。按这说法,洪崖洞也确实是无愧于“网红”景点的称号。毕竟从大白天下的真实面貌观之,确实就是如同一些网红线下卸了妆的效果一样。

下面换上相同角度的夜景再看:

图注:夜晚的洪崖洞

夜幕降临,晚间灯光的火力全开,果然“网红”上线的感觉,也就立马浮现出来了。

通过实地照片前后的对比,实在显然易见,不夸张地说,洪崖洞的魅力所在,基本上就是得益于照明亮化工程的加持。而就在这些景观照明的衬托之下,让白天平平无奇的高楼瞬间脱胎换骨,变得奇幻动人。

众所周知,夜景照明追求的是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照明方式。如何通过夜景照明勾勒出一个城市的独特韵味,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
作为古重庆城门之一的洪崖洞,位于重庆千厮门大桥旁边,以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“吊脚楼”风貌为主体,它地处山城,依山而建,沿江而建,形成人称的“魔幻3D景观”。

洪崖洞集合了城市旅游景观照明、商务休闲景观照明和城市人文景观照明于一身。灯光在这里,不再是单纯作为照明的工具,还是带有艺术气息的照明装饰功用,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。建筑外观与照明设计,要相互辉映,要相得益彰。

“要看洪崖洞式的震撼夜景,只有到重庆去。”这种下意识的潜移默化作怪下,让重庆成为追求新鲜快感、独特个性的年轻人打卡展现“逼格”的不二之地,随之而来的各种口耳相传,推而广之,顺带也把当地的旅游业推上新的台阶。

在现今很多大型城市夜景趋同化,模式化,面谱化的背景下,重庆充分发挥地处山城的建筑特色,照明的设计也因地制宜,浑然一体,无疑是找到了一条不错的突围之路。

此外,有个流传广泛的说法:亮了起来的洪崖洞,跟日本著名电影千与千寻的汤屋有着几分相似。有人甚至因此而认为,汤屋的原型就是洪崖洞。当然,从时间轴上看,宫崎骏先生创作千与千寻在前,是不可能看到洪崖洞的夜景在先。

然而,汤屋的取景地是台湾九份,还是重庆洪崖洞,还是其它地方,其实都并不重要。重点是,仅仅因为这几分相似,就能让许多的年轻人将对动画里汤屋的向往,转移到了现实中的洪崖洞来。无数的年轻人长途跋涉前来打卡,就是为了慕名一睹这个叹为观止的汤屋取景地“真容”。

汤屋的设计参考了洪崖洞,基本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了。说句玩笑话,洪崖洞的灯光设计,有没有参考过汤屋,也许倒是值得斟酌。无论如何,与汤屋相似的建筑形状、夜景外观,无形中都增加了作为一处人造商业景观的洪崖洞的话题性和吸引力。

图注:汤屋与洪崖洞的夜景对比

最后,从近年洪崖洞夜景的备受追捧,红透半边天,并成为提升重庆旅游热度的一大亮点,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经验。

1、千面千城,即使是城市人造商业景观,只要因地制宜,能充分凸显出城市间差异化的特色,再配合出色的灯光设计,一样能够大放光芒。

2、商业建筑与灯光配合营造的美景,虽然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,但一样能打造成“文化旅游”,例如与流行文化,热点IP等相结合,也能增加景观可持续的话题性和吸引力。

3、好酒也怕巷子深。再美丽的城市建筑夜景景观也需要宣传,利用新媒体,如短视频拍摄等载体,能在人群中尤其是年轻人群体中得到更好的口碑,更快的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