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开朗基罗说:画家作画不是使用手,而是使用脑。
达芬奇站在《最后的晚餐》那幅画前呆视了很久,却不动一笔,惹得圣母院的长老们大惊小怪。他有句话表明他这么做的原因:大天才的心灵最活跃的创造,是当他们在外表上最不起劲做工作的时候。
图:达·芬奇《最后的晚餐》
素描是一种思维活动,你的眼睛连接的是你表意识的活动。而你的心控制你的潜意识,潜意识会让你看到眼睛看不到的东西。
艺术的本质,是对内心的表达,是对感觉的准确把握,对设计意图的清晰表达。好的作品都是直达内心的。
图:出自广州美术学院2017本科毕业展《瘾》(刘也)你看到的,我看到的,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?你讨厌的不一定是我讨厌的,我们是同类,但永远不会同化。
画家之所以为画家,是由于他见到了旁人只能隐约感觉而不能见到的东西。绘画只是一种技术和手段,不是目的。目的是要把自己见到的东西,感到的感觉表达出来。
事实上,真正的艺术家发现自己心中像怀胎似的有了作品的主题,但怎么怀上的,他并不知道。他只觉的生产的时刻越来越近了,而作品的形体也随着时间越来越丰满了。
图:达·芬奇《蒙娜丽莎的微笑》
画家,要像解剖学家一样去研究人体。骨骼,肌肉,内脏,每一根线条的背后,别人看不见,你看得见。
画家,要像建筑师那样去理解空间和物体,前后上下左右的关系,甚至衣服的褶皱,就蕴藏在线条与线条的组合中。
画家,要像摄影师那样去把握光影,顶光,底光,背光,高亮,别人无法描述的立体感,在你的脑海中却无比清晰。
你不知道这根线条是干什么的,你就会无意识地画很多线出来,构图也会非常杂乱。你知道这根线条的作用,你就会惜墨如金,构图也会非常干练。
图:达·芬奇《维特鲁威人》
不要以为画家是让模特摆好姿势再开始画的,绝大多数画都是画家基于某一印象而凭想象画的。徐悲鸿画马,他能说服马保持一个奔跑的姿势不动吗?
正是因为凭想象画的,所以画家捕捉到的光影才能脱离当时的技术条件。伦勃朗的那个年代还没有电灯,他却已经画出现代舞台灯才能塑造出来的效果。
艺术家对于作用于形体上的光的变化有惊人的敏感。那样的光影诞生于灵魂的创造,是对美的一种极致追求。
图:伦勃朗《夜巡》
照明设计不研究绘画,怎么知道哪些光线能增强形体的造型效果,哪些光线会损害形体的呈现?
光最好是从物体的侧上方,从物体的前面射来,这是许多个世纪艺术家们的传统布光。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往往是高光和最暗的交集处,从边缘到交汇延伸时,受光面越来越亮,背光面越来越暗。
图:出自四川美术学院2017毕业展作品 ——梦想绝不是梦,梦想是期待,在惊涛骇浪里,渴望碧湖的片刻宁静来抚慰心灵;在跌宕起伏中,期待梦幻般的旅程找到初心;梦想是坚强,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,用理想的勇气和执着铸造成梦想的风帆,迎风远航!
艺术家善于创造自己的光源,光的角度,颜色,方向,照度不同,作品给人的感觉就不同。
不同的光,有些在成就形体,有些在破坏形体。比如我们在圆柱体的边缘布置一道反射光,出现一道白边,就会削弱形体的造型。两种以上的光源对于素描作品来说是危险的,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非常常见。
艺术家要熟悉如何处理照在形体上的多重光线,才能画好作品。而这也是照明设计师需要懂得的知识。
绘画与照明设计,实在是有很多的共通之处。
图:出自鲁迅美术学院2017毕业展作品——面对五彩缤纷的喧哗,却沉醉在归于静止的黑白。似花朵在绽放中嘎然而止,似蒲公英带去牵挂留在远方。单纯的组合排列,统一中赋予变化,由内向外的开放,饱含对生命的敬畏,更加纯粹。